白龙探母的传说 睢宁县小白龙探母传说

慕容情2022-08-03 06:04:40情感1232

【文艺专题片解说词 】

在灵璧县东北角,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,大庙。位居皖、苏两省北部,鸡鸣灵璧、泗县、睢宁三县,这里民风淳朴,人杰地灵。

大庙因何得名,为何这里的口音,读“大”为“岱”,是否在历史上本来就曾有过道观,或者原先就是一座“岱庙”?土著于此的朱现凤老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:大庙实为“水神大王庙”,当年“水神老爷一腚坐三县”,诗人闫星云则进一步解释说:此处为古地板桥镇,一座水神庙,占地两省三县交界,故名大庙。今天的大庙,则因为一段“小白龙探母”的神话传说,和数百年来大庙人孜孜以求的孝道文化,名扬黄淮海。

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,来自苏、鲁、豫、皖四省数以万计的民众,齐聚这里,参与一年一度的“大庙古会”,琳琅满目的商品、农具、牲口交易火爆,各类戏曲、曲艺粉墨登场、武术、杂耍精彩纷呈......

延续数百年的古会,满足了农闲时节,民众对物质和文化需求,更重要的是,这里古庙供奉的,是九天之上的神龙之母,而这位圣母娘娘,就出身于眼前位于老濉河南岸的陈宅庄,是村上陈姓人家的千金小姐,我们身边曾经擦肩而过的凡人,是百姓唯一可以亲近的神明。我们的一次次跪拜、一句句祝告,或可以奉她的名望,托亲带故的送达天庭。俗话说:七月十五定旱涝,此时秋收在即,乡亲们自然不会错过来此庙会,在龙母和小白龙面前,烧一炷香,求取眼前的风调雨顺和未来的五谷丰登。

“小白龙探母”是流传在这里,一段妇孺皆知的传奇故事,而与天上的白龙结下因缘,则是彻底改变了待字闺中的陈家小姐雨英的命运。大明朝洪武十八年(公元1385年)一个夏天的午后,一场久旱迎来的暴雨,让坐在绣楼上的陈雨英倍感舒适,她快步来到窗前,望着不远处乌云和闪电,大口呼吸着混杂泥土清香的新鲜空气,伸出手触摸雨滴串起的珠帘,情不自禁的从窗外屋檐下接过一碗雨水,毫不迟疑的一饮而尽。

故事中刚刚十八岁的陈家小姐,此时对“书中暗表”的情节,并不知晓:电闪雷鸣之处,不单单是雷公电母作法,还有雌雄两条白龙的狂欢,和雨而下的不仅是甘霖,还有纵情肆欲后的龙籽龙脉。陈小姐无意中接受了上天的安排,为即将到来的屈辱埋下伏笔。

四大名著《西游记》,说到了子母河,是西凉女儿国的护城河,这里没有男子,女子成人之后只要吃了子母河的水,即可怀孕;西行取经的唐僧和八戒,不知就里,误饮了子母河水并怀有身孕,腹部疼痛难忍,最后还是悟空去解阳山,取到落胎泉水,解了胎气才度过此难。

陈家主人、雨英之父陈尔善,在灵璧、睢宁、泗县等地众多作家关于《小白龙探母》版本中,被赋予不同身份,和陈家小姐一样,名字也有不同的写法,说是位财主、员外、地主的皆有之,而民国十三年龙母墓碑上,则明确记述的是位一位善人,以积德行善为乐,享誉乡里;而我们在白龙文化园的廊桥上听到王姓老人说,他是“北乡来的陈侉子”,让人莫辨其是。但毫无疑问的是,此时的陈家,家道殷实富足,开始有了家宅府苑、甚至还包括绣楼花园,因为乐善好施,在乡邻中有着很高的声望。小姐绣楼上难以启齿的家丑,可能让陈家老爷颜面扫地。

2019年7月21日,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采风团一行40余人,来到灵璧小白龙文化园,举行以“孝文化”为主题的采风活动。当我们行走在街头巷尾,田间地头,试图解开小白龙身世之谜时,朴实厚道的大庙老人们淡然一笑,有道是:龙生龙,凤生凤,你听说人生过龙,龙生过人吗?那些,都是传说。

小白龙探母的故事同样有很多版本,宿州王桂田等老师;灵璧朱现凤、刘亚、晏金宝等老师;泗县张永平、朱祥、胡大豹、陆瑞等老师,睢宁朱友林老师等众多作家、艺术家,都先后根据“小白龙探母”的传说,整理和创作了大量作品,丰富了故事情节,增加了可读性、合理性,突出表现了以孝为中心的主题,并赋予她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。

那么故事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?“五月二十五,小白龙探母”,这是流传在皖苏北部农村的一句农谚,百姓口中非常灵验的“下雨日子”,据说在小白龙出生后的第三天,它不顾天庭严令,回到人间,寻找母亲,投奶寻食,然而小白龙的到来,却让陈雨英,又羞又怕,竟然惊吓而死,小白龙悲痛万分,亲自为母亲筑起高坟,并在墓碑上以龙爪刻了“龙母之墓、小白龙立”等字样,以后每年五月二十五龙母的祭日、七月十五的中元节,都要回来祭扫坟墓,他来时悲风苦雨、电闪雷鸣、乌云密布、风雨交集。每到这一天,这里都会因此庄稼损坏、墙倒屋塌、河水暴涨、百姓遭殃。

陈宅庄地处老濉河南岸,这条古老的河流,曾经在此有过陡然的折曲,孤单的龙母墓土堆在空旷的河岸旁,显得格外突兀,这种地理上格局,在炎热酷暑的夏季,冷热空气的对流作用之下,客观上为龙卷风的形成和频繁出现,提供了气象学上的可能,而乌云密布、飞沙走石、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以及撕破天幕的雷鸣闪电,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先民们眼中,无疑是飞龙在天、神明下凡。每年夏季,龙卷风在陈家小姐坟头盘旋不息,也让村民们时刻感到战栗不安,继而相信,陈小姐的未婚先孕、含羞之死,本来就是一桩冤案,已经引发了天怒人怨。

或许此时,只有行走江湖的地理先生,才会给出更合理的解释,和让民众安身听命的期待。于是陈小姐饮下龙种、生下白龙、惊吓而死、草草安葬、白龙探母一系列故事,前因后果、来龙去脉,顺理成章的出现了;而承认这段事实,给陈家小姐以龙母之尊的名份,“名正言顺”的为她树碑立传,代替天上白龙,向龙母行孝,是获得上天小白龙宽恕,保佑一方水土平安的不二选择。据《龙母碑》记载:大明永乐三年(公元1405年)在陈小姐去世后的第十九年,“官民集田资,建庙塑像,崇尊永祀”。据说,大庙一段的老濉河自此结束了风灾、水患频仍的历史。

我们几经周折,在陈宅庄寻找《陈氏族谱》,查找明清以来各个版本的《灵璧县志》,试图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故事的史实与真相,可惜都一无所获。六百多年过去了,我们已经无法知晓,在洪武十八年,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陈家绣楼究竟经历过什么样风波,到底是谁险些坏了陈小姐的名节:是青梅竹马的邻家小子,是避雨投宿的龙姓公子,还是才华出众的赶考书生?

时过境迁,历史已经无从查考,重要的是,六个世纪以来,小白龙的故事与传说,已经深深的植根于此,并滋养着这块土地,孕化并催生了厚重的孝道文化。小白龙思母心切、冲破天庭藩篱和束缚,不远万里,始终如一,一年两度来坟前尽孝的故事与传说,在不断地丰富和演绎,为百姓称道和歌颂,也在不断的影响和引导人们积极行孝、尽孝,数百年来,这里也被人们视之为圣地,并对大爱的龙母和孝行的小白龙“顶礼膜拜”,接受爱心和孝道的洗礼。

公元2008年,“小白龙探母”故事,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两年之后,龙母墓园又被列入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,值得一提的是,“小白龙探母”项目传承人、时任灵璧大庙村书记的胡居廷,为龙母墓园的恢复、重建以及申遗,殚精竭虑、四处奔波,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;而得益于这片土地的深厚馈赠,一个以挖掘、弘扬、传承孝道文化为主题的大庙“小白龙文化旅游生态园”,在远见卓识的穆莉莉女士的不懈努力之下,也应运而生。

从一个关于孝道的凄美传说,华丽转身并升格为享誉黄淮海地区的著名景区,从永乐三年初建的龙母墓园,到今天在建的“小白龙文化旅游生态园”,这里历经水患、兵燹、浩劫,数次被推倒砸坏,数次恢复重建,带着虔诚和向往,倾注了一代又一代大庙人的热情和心血。今天,一个集皖北孝文化主题、文化创新产业、生态农业休闲度假、现代生物农业技术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,正在加紧推进,未来必将成为灵璧县继“三元文化”之后,又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!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虾皮情感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xiopi.com/article/32017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